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占祥先生主要著作之“人生”系列

来自 2018-11-12 14:12:04

高占祥先生于1935年出生于北京通州郝家府村。1944年至1945年当童工,1951年入北京人民印刷厂工作。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红旗业余大学的中文系和俄语系。历任541厂党委副书记、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河北省委副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常务副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会长、中国国际农业电视协会主席。他还是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高占祥先生不但是一个善于从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人,更是一位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勤奋创作、优产高产、不断自我超越的文艺家。他自幼酷爱文艺,九岁创作了《童工谣》。数十年来,一直坚持文学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著作等身。

这样一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而又才华横溢的时代进步者,数十年来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着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反思,同时又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把汲取到的人生经验、珍贵品质、优良文化都传播到广大的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人当中去。可能正因为如此,高占祥先生的许多著作,书名四字中都以“人生”二字开头,《人生宝鉴》、《人生宝典》、《人生镜语》、《人生感言》、《人生漫步》等,其中《人生宝鉴》、《人生感言》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课外读物一等奖,《人生宝典》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一、《人生宝鉴》

图片-01.png

海峰出版社 1993年出版

《人生宝鉴》艺术集121篇、34万字,以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对传统文化提炼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注入强劲的时代精神,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融汇贯通。其文化研究和随想,着眼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并以之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治国安邦、振兴中华的基础

《人生宝鉴》围绕现实人生的方方面面,切入主观自持自识自律自立和现实规范、社会伦理的客观要求,对传统文化做了一番转化,使其放射出新的思想光彩,有引导、塑造、鼓舞、熏陶、濡染人生之效。《人生宝鉴》有数篇言及人性善的问题,于此就颇有用心。作者把焦点放在历史规律、社会价值、人生意义、道德实践、时代追求上纵横议论,透彻分析,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精神感召力和文化感染力。

 

  二、《人生镜语》

图片-02.png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年2月出版

本书收入70篇文章。有修身的警语和路径,有做人的规范与要义,也有对文化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探究。通过《惟义是守》、《抱朴守拙》、《自我平衡》、《心坚石穿》等一篇篇精彩的美文对现代条件下为人的意义、为人的准则作了阐述。作者以中华文化的大视角来观照当代的人生修养和道德伦理问题以及历史唯物论的客观态度对中华伦理道德中优秀的部分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和新的阐发,为现代人的修养提供了一面镜子。

三、《人生感言》

图片-03.png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本书共收录了69篇人生修养随笔,阐述了言出行随、求仁得仁、乐在人和、修已安人、贵在知心、泰而不骄等人生应遵守的信条。2001年《人生感言》荣获上海市中小学课外优秀读物一等奖。

  四、《人生宝典》

图片-04.png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年1月出版

本书有250篇关于人物修养的系列论述,具体论述了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内涵与自我完善的方法,从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美德中提炼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处事准则。

《人生宝典》是对干部和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这本书把崇高的道德追求与公民的道德自律结合起来;把完备的自我修养与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道德规范的民族特色、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精辟的论述与生动感人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这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与公民道德的好书。

季羡林老先生撰文《读<人生宝典>》中写道:我想谈一谈本书的内容。对人对己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或修养,其道多端。但笼统言之,不出两途:一高一低。高者陈义极高,高到"高不可攀"的程度。宛如示人以"海上三山",云雾缭绕,美妙无极,然而可望而不可即。又如示人以镜中花,水中月,晶莹澄彻,动人心魄,然而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手的。芸芸众人会想:"反正做不到,不如不去追求吧!依然故我,反而落得一个潇洒。"

低者陈义不高,有时甚至显得琐细,然而却切实可行。从小处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个人做起。古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实在是见道之言。杜甫诗:"润物细无声。"虽然又"细",又"无声",然而最终"物"却被"润"了。积众小而为一大,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道德修养就一步步提高起来。如果全社会都能这样,则天下焉能不治!以德治国的号召焉能得不到贯彻!人世间焉能不祥和!人类的精神境界焉能不提高!我觉得,高占祥同志的《人生宝典》正是这样一部起点似低而实极高的书,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此其所以可贵也。

2006年,《人生宝典》同高占祥先生的另外5本著作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五、《人生漫步》

图片-05.png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本书描写了正义与非正义、德行与恶行、爱与恨、美与丑、诚实与虚伪、节制与放纵等内容,通篇讴歌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以仁待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有守有为;礼敬待人,文明谦和;勤劳节俭,公而忘私;重名誉,尚气节;以身许国,刚正不阿……同时又弘扬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效率观念、自立观念、人才观念和法制原则。旁征博引,内容殷实。其中不乏作者的独特见解和鞭辟入里的警策之句。观点明晰,妙语连珠。

六、《人生歌谣》

图片-06.png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年4月出版

人生歌谣》是高占祥创作的第一部歌谣集,收录了高先生近年来精心创作的警句、格言、打油诗、顺口溜等100余篇,这些歌谣大多用朴素清新的语言甚至是大白话来创作,用生动传神、诙谐发噱的笔调,给我们提出了现代人道德修养的严肃主题,阐发了和谐人生的真谛。

书中有以传统千字文形式创作的《处世歌诀》,每句4个字,共计250句,语言有力,用词精准,朗朗上口,全文涉及人生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修养、公平正义、行事处世等方方面面。此外七言体《交往三十忌》,形象地概括了人们文明社交行为的禁忌方式,语气忠恳,对于提倡文明社交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仿效《三字经》的《尊老歌谣》,则是对不肖子弟的劝谕。 

中国歌谣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叫做“比兴”,《人生歌谣》就秉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是一些本来严肃枯燥的主题变得形象活泼起来,书中许多歌谣好似作者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图片-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