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祥部长追思会
来自 2023-12-12 14:45:21

高占祥
2023年12月9日,是高占祥部长辞世一周年的日子。当天,在北京国测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占祥部长追思会”。高占祥部长的家人、老同事和老朋友近80人参加了追思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导演 李刚(右)、 主持人 王雨嘉
活动会场肃穆、简约、庄重。不收花篮,不摆水果,会场前端展示的是《高占祥文艺集》133册。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切从简,这延续了高占祥部长生前举办活动的原则。

《高占祥文艺集》(部分)
下午3点钟,在观看介绍高占祥部长履历生平的视频后,追思活动正式开始。

高占祥部长履历生平视频
首先,由北京印钞厂原工会主席李林,印制局原局长吴树森,回忆高占祥部长在北京印钞厂前后20余年的工作和生活。李林讲述了高占祥部长写文章、办板报、学绘画、参加业余大学的诸多故事。吴树森讲述了高占祥部长对他的人生影响,称高占祥部长是他的“人生领路人”。

北京印钞厂原工会主席 李林

印制局原局长 吴树森
曾经与高占祥部长在团中央共事,后担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的缪力女士,回忆高占祥部长在团中央任书记时,倡导“五讲四美”活动的过程。她讲述了在镇江会议上,高占祥部长先是提出了“五讲五美”的概念,后经过激烈辩论,最终保留为“五讲四美”的整个过程。

中国文联出版社原社长 缪力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高占祥部长任河北省委书记时期的秘书毛福民,讲述高占祥部长在河北搞爱国卫生活动、抓文明村建设、振兴河北文艺、支持文学新人搞创作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极大地振作了河北人民的精神,鼓舞了河北人民的士气。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 毛福民
1986年,高占祥部长调入文化部任职,此后“高部长”这个亲切的称呼一直伴随着他。这段时期的工作,由他当时的秘书罗杨(后担任文联办公厅主任)追忆。
罗杨对高占祥部长在文化部时期的政绩如数家珍:第一个提出文化行政机关要实行政府职能转变;第一个提出开拓和管好“文化市场”;第一个提出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双并举”的方针;第一个倡导大力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管理学构架;第一个提出要搞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第一个提出设立群星奖、梅兰芳金奖、新苗奖、园丁奖;第一个倡议并主持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第一个带头跳国际标准舞和支持建立中国国际标准舞学院。

文联办公厅原主任 罗杨
接着来到高占祥部长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的时期,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原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文联理论研究室原主任许柏林,曲协名誉主席、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中国艺术报》总编李树声四人做了追忆和讲述。
陈晓光部长与高占祥部长在文联一起工作过六年,他回忆起了当年高占祥部长提出的“朝霞工程”、“彩霞工程”、“晚霞工程”。特别是“晚霞工程”,为老艺术家出书,将他们的艺术保存下来。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原文化部副部长 陈晓光
许柏林讲述高占祥部长调任文联后的成绩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当时文联是一块蒙了尘的金字招牌,是高占祥部长将它捡起来,擦拭干净,重新刷上油彩,然后高高挂起。”

文联理论研究室原主任 许柏林
刘兰芳和李树声分别回忆了与高占祥部长的交集,她们表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高占祥部长的知人善用,鼓励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

《中国艺术报》原总编 李树声
高占祥部长在文联工作时期,倡导开展了“德艺双馨”,推动设立“荷花奖”等项目,主持召开了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高占祥部长从进入工厂参加工作,到走上文艺领导岗位,他以谦和的品格、严谨的作风、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敢于担当的魄力、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所有人的颂扬和尊重。
高占祥部长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并没有安享晚年,他撰写《新三字经》《新弟子规》等启蒙系列丛书,以一片浇花育人之心对少年儿童谆谆教导。
高占祥部长发起“山花工程”,为宝塔山、井冈山、太行山等十座革命老区大山里的孩子捐资助学。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韩煜在追思会上汇报了如今“山花工程”取得的喜人成果,以告慰高占祥部长。

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韩煜
高占祥部长发起“阳光少年”活动,关爱少年儿童成长。高占祥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郭徽汇报了“阳光少年”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工作计划,让高占祥部长种下的种子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不辜负他的期望。

北京高占祥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 郭徽
中华文化促会主席王石因病未能出席追思会,他委托文促会委员张敏杰带来了一封饱含感情的信,信中说:“文促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每一份贡献,都凝结着您的智慧和关怀,我们将努力继承您的遗志,我们将永远怀念您。”

文促会委员张敏杰
代读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的追思信
追思会的下半场,国家一级节目主持人阚丽君开场发言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田爱习、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林瑞龙、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中国摄影艺术年鉴》主编高健生、北京国标舞学院原院长朱良津(高占祥部长的国标舞老师、舞伴)、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李迎(高占祥部长的岩彩画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贺耀敏、中国戏剧出版社原社长,《高占祥文艺集》编辑部主任艾东、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主席孟昭澄,分别作了追思发言。他们讲述了高占祥部长在文学创作、书法、绘画、摄影、舞蹈等文艺领域刻苦钻研的点滴故事。在他们满怀感情的话语中,高占祥部长形象鲜活,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国家一级节目主持人 阚丽君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田爱习

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林瑞龙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 王平

《中国摄影艺术年鉴》主编 高健生

北京国标舞学院原院长 朱良津

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李迎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
人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 贺耀敏

中国戏剧出版社原社长
《高占祥文艺集》编辑部主任 艾东

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主席 孟昭澄
追思会还穿插了文艺表演,张玉文、于爽、王凯、东方、陈思等艺术家朗诵、演唱高占祥部长创作的诗歌、歌曲,以艺术形式表达了缅怀。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张玉文
朗诵高占祥的诗歌《母亲》

歌唱家 于爽、王凯
演唱高占祥作词的歌曲《盛世才有百花红》

歌唱家 东方
演唱高占祥作词的歌曲《山花》

歌唱家 陈思
演唱高占祥作词的歌曲《公仆赞》
最后,高占祥部长的夫人林秀珍和家人向与会人员致谢,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高占祥部长夫人 林秀珍

高占祥部长孙女高晓凡、儿子高飞
女儿高青、虹露女士
(前排从左到右依次)

北京高占祥文化工作室主任 高青
介绍新编图书《八读高占祥》并赠送与会人员

参会人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