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德艺双馨”三十周年

来自 2020-01-11 21:14:55

 刘其琛  姚宇   

2014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文艺工作者谈了五个问题,分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围绕这五个问题,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如何锤炼自己的文艺品格?如何提升个人的文艺修养?这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在艺术生命中都无法回避的人生议题。

文艺工作,是塑造时代形象与展现时代精神的工作,每个文艺工作者需要深谙所处时代的脉搏,只有把时代的精神化入个人的灵魂,才能取得个人艺术上的突破。纵观历史上出现的文艺大师,无一不是如此。进而言之,文艺是教化人心、启迪文明的工作。再精巧的艺术表达技巧,如果脱离了文艺的终极目标,其终究不可能打动人心,更不可能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如何才能把自己锻造为合格的文艺工作者呢?三十年前,同样的议题也摆在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文艺工作者面前,他们思考这个议题的思路,以及给出的答案,或许能给今天的我们,获得足够的启示。

1990年的111日,在纪念中国戏曲学院成立4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同志,代表文化部党组第一次提出了“德艺双馨”的工作方针和文艺工作者的培养方向。这是在“双百方针”宏观政策指导下的针对文艺工作者自身发展与培养的微观层面的理论与政策。三十年来,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脱颖而出,成为文艺领域的骨干,繁荣了新时代的文艺。三十年来,我们党在文艺战线坚持了“德艺双馨”的选人用人方针,确保了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长盛不衰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有志于文艺工作的年轻人啊,如果你想探知什么是能让事业成功的法宝,只请你记住——“德艺双馨”是文艺界所有获得事业成功者们的特质。

欢迎你关注我们基金会,让我们一起围绕“德艺双馨”的话题,进一步开展讨论;一起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微信图片_20200110175517.jpg